第一弹——能量密度的估算
项目 | 3C设备 | 动力电池 | 储能 |
---|---|---|---|
质量能量密度 /(W·h·kg⁻¹) | 260~295 | 240~300 | 140~200 |
体积能量密度 /(W·h·L⁻¹) | 650~730 | 500~600 | 320~450 |
循环寿命 /周 | 1000 | 1500~3000 | 5000~15000 |
倍率 | 3C | 1~3C | 0.2~0.5C |
工作温度 /℃ | ‑20~55 | ‑30~55 | ‑30~55 |
成本 /(元·(W·h电芯)⁻¹) | 1.2~2.0 | 0.5~1.2 | 0.5~0.8 |
电池容量 /A·h | 3~20 | 3.2~200 | 50~400 |
工程能力指数 (Cpk) | 1.33~1.66 | — | — |
安全性(欧洲汽车危险等级) | 4 | — | — |
上表是三种常见的不同应用场合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参数
电化学池的环境可近似为恒温、恒压且非体积功只有电功,那么反应中吉布斯自由能的改变即为电功: ΔrGs = −nFEs markdown不方便打出化学标准状态,就用standard上标代替了。
n为每摩尔电极材料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的量,F为法拉第常数(F=96485C/mol),E为电化学池的电动势。
电池的能量密度可以用两种方式表示:质量能量密度(W·h/kg)和体积能量密度(W·h/L),根据不同的体系选择合适的标度,分别定义为: $$ \varepsilon_M=\dfrac{\Delta_rG^s}{\sum M} $$
$$ \varepsilon_V=\dfrac{\Delta_rG^s}{\sum V_M} $$
使用国际单位制,电量定义为: $$ Q=I\times t=\rm 1A\times 3600s=3600C $$ 所以: $$ \rm 1mAh=3.6C $$ 所以比容量定义为: $$ \text{Capacity}=\dfrac{Q}{m}=\dfrac{nF}{m}=\dfrac{F}{M}(\text{C/g})=\dfrac{F}{3.6M}(\text{g/mol}) $$ 常见的非理想情况:
- 反应物气体来自于外界,若在计算理论能量密度时不考虑气体的质量,计算出的理论能量密度会显著高于考虑气体质量的计算方法
- 计算采用的吉布斯生成能一般为不含缺陷的体材料(perfect bulk material)的测量数据,实际材料由于存 在缺陷和尺寸效应,导致生成能会偏离理想材料的生成能,因此需要考虑各类缺陷能的贡献:
ΔfGs(real material) = ΔfGs(perfect material) − ∑ΔfGis(defect)

在实际电池电芯中,存在多种非活性物质,如集流体、导电添加剂、黏结剂、隔膜、电解质溶液、引线、封装材料等。
